有關垃圾收費咨詢 2012年1月14日
筆者同意星島日報2012年1月11日報導:政府就徵收固體廢物處理費咨詢民意,社會有共識…..當局不如改花心思,推廣回收廢物循環利用,…加把勁處理心佔堆填廢物三成的廚餘。 咨詢文件強調收費不會以增加庫房收入為目標…推行會否同時減稅及減差餉。
筆者認同AM730的看法:有學者認為,若港人的習慣不變,港府執行收費亦有難道,故應先積極加強公民教育。…鑑於處理廢物必須從增加回收、減少廢物及妥善處理三方面配合。
蘋果日報2012年1月11日報導:環境局長指,是次主要咨詢市民是否讚同廢物收費…收費水平可稍後討論,…目前未有既定方案。 垃圾收集制度必須改革 …全港3,000個垃圾收集站、逾20,000個公共垃圾桶以至僻靜後巷,將成為市民逃避繳費、違例的黑點。 未有計新界村屋。
東方日報2012年1月11 日報導:環保署副署長表示會引伸出非法傾倒…環境衛生問題…。關注收費水平,文件未提,亦沒有提及任何豁免安排。 外國超市好常見玻璃樽回收,收完仲可以當錢使,政府應該做多的配套,回收做好,丟棄自然少。 新光酒樓胡珠批評,政府巧立明目收錢,…政府從未扶植廚餘回收。廢電器及電子產品回收徵費,初步建議收費100元至250元不等。 收費用於那裡。日後以何準則定加減。現時電器公司會於安裝新機時收回舊機,到時市民是否要再付費。
另一報導:港府減廢無計,環保一味收費,標題真好。 咨詢文件空洞無物…根本是假咨詢。污染者自付,根本是一句假話。…電力公司是排污大戶,…當局非但不收費,反而為其提供不合理的利潤保障。…其實,港府徵收差餉及地租,已體現市民對處理垃圾的附擔,再徵收垃圾費不啻雙重徵費…本港以多層式大廈為主…嚴格監管是否有人隨意亂放垃圾根本不切實際…一但實施垃圾稅,本港將出現以鄰為壑或街頭亂拋垃圾情況。
綜觀各大報章之報導及意見,垃圾收費咨詢是一個擾民的咨詢。原因是咨詢文件:
1. 只提收費/稅可減廢,但政府沒有提到,所收費用/稅收用於那裡。
2. 從沒有提出精明消費、二手消費、以物換物等教育市如何減廢。
3. 從沒提及如何加強/改善回收/循環再做/環保等行業,特別是報章所題及最大問題的廚餘問題。
4. 曾聽過報導,有官員表示日後可以獎償形式給予揭發亂拋垃圾人士的恐怖言論,如真的發生,香港定必成為新文革的犧牲品。
5. 沒有提出源頭/生產者責任制。弱勢政府/(商人治港)只懂得俸誠商家懲罰小市民。正如筆者於2010年11月4日所發表的意見(請參考內附文件)。
對於近日政府提出,垃圾收費計劃咨詢,筆者有少許意見提出。2010年11月4日
生活環境好了,我們孩子物質生活更好,垃圾多了是正常不過的事。但我們有否想過,因為我們的生活受到生產商的改變而改變,成為製造大量垃圾的幫凶? 70前的尊貴議員們和政府高官們,不知你們會否記得汽水樽/牛奶樽要按金的日子?
因此在為垃圾徵收費用之前,政府應否先考慮一下,產品包裝的問題?生產商應否以可回收/循環再再的物料進行包裝。例如汽水/醬油樽(玻璃或塑膠)回收後再使用的可行性? 汽水鋁罐回收後到了那裡? 紙包飲料之包裝物料如何處理? 預先包裝食物之包裝袋,正常情況下是否能循環再用,因此應否先請生產商想方法如何使用可循環物料於包裝上。
另外政府表示沒有能力處理垃圾,政府就要向市民開刀,這是什麼的思想。用者自付是那麼好聽的名稱,但政府並沒有從源頭去想,每一件事都是我們小市民的錯。為什麼要用政府醫療服務、為什麼香港有那麼多的長者、為什麼要製造那麼多的垃圾。政府便想出懲罰性的強醫金(自願醫保)、強積金等幫助政府的銀行過度金融難關,但就不理政府銀行收費及回報是否能夠幫助小小的市民。政府銀行擁有60%以上香港市民的強積金,希望政府可以將其比例減至不多於40%,以減少香港小小市民的風險。
對於政府要向市民徵收垃圾費,最不能接收的是由管理公司代收。因為政府從沒有想過更改344章物業管理條例中,管理人/公司向小業主收取不少於(即應收取)10%管理支出作為管理人酬金 及 公契管理人必須於入伙後2年為小業主成立業主立案法團,而不是發展商以管理委員會代替。筆者最少有3年提出要求修改此不合理的法例,但都未有任何消息。為何現時發展商要自行管理其物業,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取巨額管理人酬金,各位可從每呎管理費由以前的不多於1元至現時2元或以上便知一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