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13日在報章上看到有關上述2個工程。
本人希望政府可以考慮將廣深港高鐵之香港總站由原來 “西九文化中心” 改至 “洪水橋站” 附近 或 “落馬洲站”。這個安排,可以減少政府收回土地之時間及爭議、減輕興建之費用、同時可加完成興建與國內盡快接軌。
“洪水橋站”或 “落馬洲站” 作為香港總站除以上好處外,亦有以下得益:
1. 鄰近 “西部通道”
2. 與現時 “西鐵” 接軌
3. 加快改善香港 “西北部” 之發展(即天水圍、屯門及元朗等地),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給當地居民 及 這樣能帶動當地成為旅遊購物、工商物業、住宅等發展更完善之 “新市鎮”。
興建港深機鐵,就正如中文大學航空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羅祥國先生於2009年3月11日於明報指出,興建此鐵路對香港機場的成效有多大?本人認為應即時在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,作為對華南其餘4個機場(即廣州、深圳、珠海及澳門)之內陸(Domestic)轉機跑道,現時之2條跑道作為國際性航班之用。東涌居民對人工島之關注,是因為政府沒有清楚 “規限/規劃高度、密度及用途”。在市民心中,政府沒有清晰之規限,即日後可供鐵路公司或發展商任由發展,因此必須於現時作出 “實質性之規限或規劃”,以減低市民對項目之擔心及疑慮。
政府及鐵路公司可否想想,是否有必要將所有鐵路總站都建在政府總部或附近???在香港收地是否能像以前國內收地般容易???興建鐵路是否為了好大喜功???廣州每次興建新鐵路都會新建總站,不知是否為了增加每一個地區之發展,而不集中於 “舊廣州站”。
以上只是本人意見,如有不對的地方,請多多指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